【白发三千丈】“白发三千丈”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秋浦歌》其十五,原诗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感慨,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
一、
“白发三千丈”是一句极具表现力的诗句,通过夸张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愁绪而生出的满头白发,既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该诗句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在后世也被广泛引用和演绎,成为表达愁思与岁月流逝的典型意象。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李白《秋浦歌》其十五 |
原文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作者 |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
诗句含义 | 用夸张手法表现因愁绪而生的白发,表达人生无常与内心苦闷 |
艺术特点 | 夸张、比喻、情感强烈,富有想象力 |
后世影响 | 成为描写愁思与岁月流逝的经典意象,被广泛引用 |
文学地位 | 唐诗中的经典名句之一,体现李白豪放不羁的风格 |
三、延伸理解
“白发三千丈”虽是诗人的主观感受,但其背后蕴含着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在古代,白发往往象征年老与衰败,而李白却将这种自然现象与情绪结合,赋予其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这种将自然景象与内心世界融合的表现方式,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此外,该诗句也常被现代人用于形容极度的烦恼或忧虑,如“愁得白头发都长出来了”,虽然不再局限于字面意义,但仍保留了原诗的情感内核。
结语:
“白发三千丈”不仅是李白笔下的艺术瑰宝,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情感与生命哲思的重要符号。它提醒我们,面对人生的起伏与困境,诗意与感悟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