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高采烈意思是什么】“兴高采烈”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情绪高涨、非常高兴的样子。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述人们在庆祝、喜事或开心场合时的情绪状态。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兴高采烈 |
拼音 | xìng gāo cǎi liè |
释义 | 形容人情绪高昂、兴致浓厚、非常高兴的样子。 |
出处 | 《后汉书·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太后曰:‘吾闻妇人不豫政事,今观此女,岂可使治国乎?’于是遂止。”(注:虽非直接出自此典,但该词常用于表达情绪高涨的状态)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补语;多用于描写人的表情和心情。 |
近义词 | 欣喜若狂、喜气洋洋、欢天喜地 |
反义词 | 垂头丧气、闷闷不乐、愁眉苦脸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节日庆祝:比如春节时,大家兴高采烈地放鞭炮、贴春联。
2. 生日聚会:朋友的生日派对上,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唱歌跳舞。
3. 获奖时刻:学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父母兴高采烈地为他庆祝。
三、注意事项
- “兴高采烈”强调的是情绪的高涨和积极状态,通常用于正面的场合。
- 不宜用于形容负面情绪或讽刺性的场景。
- 在书面语中使用较多,在口语中也常见,但要注意语境。
四、总结
“兴高采烈”是一个表达极度高兴、情绪高昂的成语,适用于各种欢乐的场景。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在写作或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情感。通过表格形式整理,可以让学习者更加清晰地掌握该成语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