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中流怎么读】“砥柱中流”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在艰难环境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或事物。它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下面我们将从发音、含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砥柱中流”读作 dǐ zhù zhōng liú。其中,“砥”是“dǐ”,意为磨刀石;“柱”是“zhù”,指支撑的柱子;“中流”是“zhōng liú”,意为河流的中央。合起来,这个成语比喻在动荡或困难时期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关键人物或力量。
该成语多用于形容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稳定局势的人或组织,如国家领袖、企业核心团队等。在现代语境中,也常用于赞美某人在危机中的担当与责任感。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砥柱中流 |
拼音 | dǐ zhù zhōng liú |
注音符号 | ㄉㄧˇ ㄓㄨˋ ㄓㄨㄥ ㄌㄧㄡˊ |
含义 | 比喻在困难中起支撑作用的人或力量 |
出处 | 《水经注·河水》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坚强、可靠的人物或力量 |
近义词 | 中流砥柱、顶梁柱 |
反义词 | 摇摇欲坠、不堪一击 |
例句 | 在金融危机中,他就是公司的砥柱中流。 |
三、延伸理解
“砥柱中流”最早出自古代文献,原指黄河中的一块巨石,象征着稳固和坚定。后引申为在复杂局面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力量。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坚韧不拔精神的推崇,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稳定和秩序的渴望。
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语境的恰当性。它通常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不适合口语化或随意使用。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砥柱中流”的发音、含义及使用方式,帮助我们在学习和写作中准确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