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原文长恨歌原文】一、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其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公元806年,是一首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长篇叙事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这段悲剧爱情的始末,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历史兴衰、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长恨歌》共120句,780字,语言优美,情节跌宕起伏,情感真挚动人。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也是研究唐代社会、政治和文化的重要文献。
二、关键内容表格: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长恨歌》 |
作者 | 白居易 |
创作时间 | 公元806年 |
体裁 | 长篇叙事诗 |
主题 |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
结构 | 分为三部分: 1. 杨贵妃得宠与安史之乱; 2. 杨贵妃之死与唐玄宗的思念; 3. 幻想中的重逢与永恒的“长恨” |
语言风格 | 优美凝练,富有韵律感 |
情感基调 | 悲怆、哀婉、缠绵 |
艺术特色 | - 抒情与叙事结合 - 虚实相生 - 对仗工整,用典自然 |
历史背景 | 安史之乱(755-763年)前后的唐朝动荡时期 |
文学地位 | 中国古代诗歌经典,被誉为“千古绝唱” |
三、简要分析:
《长恨歌》虽以爱情为主线,但并非单纯写情,而是借古讽今,反映当时社会的腐败与动荡。诗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成为千古名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无奈。
此外,“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更是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永恒,令人回味无穷。
四、结语:
《长恨歌》不仅是白居易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它以深情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也引发后人对历史、爱情与命运的深思。尽管标题重复,但内容却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