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的原文及翻译】一、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这句词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艰辛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纳兰性德抒发离愁别绪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原文、译文、词句解析等方面进行整理,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 山一重又一重,水一程又一程,我向着榆关那边一路前行。 |
夜深千帐灯 | 夜深时,营帐中灯火通明。 |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风一阵又一阵,雪一场又一场,搅得我思乡的心绪无法入眠。 |
故园无此声 | 故乡没有这样的风雪之声。 |
三、词句解析
- “山一程水一程”:通过重复“一程”,强调旅途的漫长和艰难,体现出行旅的艰辛。
-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程的方向——榆关(今辽宁一带),暗示作者是奉命出征或远行。
- “夜深千帐灯”:夜晚军营中灯火连成一片,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庄重的氛围。
- “风一更,雪一更”:再次用重复结构,渲染出恶劣天气对人心情的干扰。
- “聒碎乡心梦不成”:风雪之声扰乱了思绪,使人在梦中也无法安宁,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 “故园无此声”:对比故乡的宁静,突出了异乡环境的喧嚣与不适。
四、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705年),字容若,满洲正红旗人,是清代著名词人。他出身贵族,才华横溢,作品多以爱情、离别、思乡为主题,风格婉约深情,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
五、艺术特色
- 结构简洁:全词仅四十字,但情感丰富,层次分明。
- 语言凝练:用词精准,意象鲜明,如“山一程”、“风一更”等,富有节奏感。
- 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打动人心。
六、结语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不仅是一句写景的诗句,更是纳兰性德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它让我们感受到古代游子的孤独与无奈,也体现了中华诗词中“以景抒情”的传统手法。这首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经典之作。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历史背景或相关作品,可继续查阅纳兰性德的其他词作。